债券收益率那点事儿:别只看票面利率

期货直播 (7) 2周前

债券收益率那点事儿:别只看票面利率_https://wap.apzhendong.com_期货直播_第1张

一聊到债券如何计算收益率,很多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票面利率。没错,那是基础,但绝不是全部。就好像看一个人,只看他简历上的头衔,那是远远不够的。债券的“真实”收益,那才是有讲究的。

名义收益率与实际收益:差在哪儿?

我刚入行的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那时候觉得,国债给个3%的票面利率,那就是3%的收益,稳稳当当。结果呢,买进去之后,市场利率波动,债券价格也跟着跌。后来想卖,发现卖价比买价还低,别说3%了,连本金都差点儿搭进去。这才明白,票面利率只是个“名义”上的说法,它只代表债券每年固定支付的利息占债券面值的比例。这玩意儿,就像是公司公布的“预估利润”,看着挺美,但实际能不能落袋,还得看市场脸色。

真正能让你关心到手里的那点钱,得看“到期收益率”(YTM)。这玩意儿,才是把债券的票面利率、市场价格、剩余期限,甚至是利息的支付频率都给一锅端了,算出来的“综合”年化收益率。举个例子,一张面值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你在市场以95元买入,还有5年到期。你不能就盯着那5%傻乐,你得算算,这5年里,除了每年拿到5块钱利息,你这5块钱的差价,是不是也得给它体现出来?

所以,债券如何计算收益率,核心问题就在于,你是想看个“约定”的数字,还是想看个“实际”到手的钱。对于我们做投资的来说,那肯定得是后者。

到期收益率(YTM)的计算: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理论上,YTM是个内含报酬率(IRR)的概念,就是让你所有现金流(包括利息和到期时的本金)折现到当前价格的折现率。说白了,就是你现在花95块钱,买了这张债券,未来每年都能拿到5块钱利息,最后还能拿回100块本金,那么那个能让这堆钱的总现值等于95块的年化利率,就是YTM。

当然,这个计算,要是没点工具,手动来确实够呛。因为YTM的计算公式里有个未知数,而且涉及到多次迭代。不过,现在大家都有Excel、Bloomberg或者专业的金融终端,这些工具都能帮你轻松搞定。你只需要输入债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市场价格、到期日,它就能给你报出YTM。

但这里头有个坑,就是YTM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那就是你拿到利息后,能以同样的YTM率进行再投资,直到债券到期。在市场利率波动的情况下,这个假设不一定成立。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即便YTM看起来不错,但实际再投资收益率可能没那么高,甚至会更低,这就会影响你的最终实际收益。

不同类型债券的收益率计算:各有所长

上面说的是最基础的附息债券。还有些特殊的债券,比如:

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比较简单,它不支付利息,只在到期时一次性支付本金。所以,它的收益率直接就是根据你买入价格和到期时拿回的本金计算出来的。比如,一张面值1000元的零息债券,你花900元买的,一年后到期。那你的收益率就是 (1000-900)/900,大概是11.11%。这比附息债券要直观得多。

可转债

可转债就更复杂了,因为它除了债券本身的属性,还有股票的期权属性。所以,计算它的收益率,你得区分几种情况。持有到期,就是按债券的价值来算。如果市场价格很高,你选择转股,那收益率就跟股票价格和你的买入价挂钩了。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它的“转股价值”,就是把可转债按当前的股价比一下,看看值多少钱。这玩意儿,收益率的计算,简直就是一门学问了。

浮动利率债券

浮动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是跟着市场基准利率(比如LPR)浮动的。它的收益率计算,主要是看基准利率的变动。举个例子,如果它约定是“LPR+X%”,那么LPR涨了,你的利息就多了,收益率自然也跟着上去。这种债券,在利率上升周期里,会显得比较受欢迎,因为它能锁定一个相对较高的收益。反之,在利率下行周期,它的吸引力就会减弱。

影响债券收益率的实际考量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理论上的计算,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最终到手的收益。比如说:

交易成本

买卖债券,不管是通过券商还是银行,都会有手续费、印花税之类的。这些额外的成本,虽然看起来不高,但积少成多,会蚕食掉一部分你的收益。特别是对于一些低收益率的债券,这点成本的影响可能就比较明显了。我见过不少客户,就因为没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成本算进去,最后到手的钱比预期的要少。

税收

债券的利息收入,很多国家和地区是需要缴税的。虽然国内部分债券的利息是免税的(比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但公司债、金融债的利息很多是需要缴税的。不同税率,对最终收益的影响也很大。有时候,一个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可能就能让某个债券的吸引力瞬间提升不少。

流动性风险

有时候,你可能算出来的YTM很高,但就是卖不掉,或者需要折价很多才能卖掉。这就是流动性风险。市场上的债券,流动性差异很大。国债、大型银行发行的债券,流动性通常较好。但一些小型机构发行的债券,或者一些不太活跃的债券,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想卖出去就比较困难了。这种时候,你计算出来的YTM,可能就只是个“纸面富贵”。

我记得有一次,我帮客户配置了一批公司债,YTM看着还可以,但碰上市场大跌,好多债券都无人问津。客户急着用钱,最后只能打个不小的折扣卖出去,实际损失了不少。从那以后,我在给客户做配置时,都会格外看重债券的流动性,宁可YTM稍微低一点,也要确保它能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地变现。

总结:收益率背后,是风险和机会的博弈

总而言之,债券如何计算收益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问题。它背后,是你对市场利率变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判断。从票面利率到YTM,再到实际的税费和交易成本,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你最终的投资结果。

做债券投资,就像在走钢丝,既要看清远方的目标,也要留意脚下的每一步。别只盯着那几个数字,要多一些实操的经验,多一些对市场细节的观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把握住债券投资的精髓,在风险和机会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